孟良崮的山头上,张灵甫攥着染血的电报纸,手指关节都发白了。
这位号称"常胜将军"的国军悍将怎么也想不明白,明明三天前还势如破竹的74师,怎么突然就被包了饺子?山脚下华野的冲锋号声震得他脑仁疼,可他到死都不知道,就在背后不到五里地的山沟里,整整两万大军已经猫了七天七夜。
这事儿得从五天前说起。那会儿六纵的战士们正在干一件特别邪乎的事——大白天睡觉,晚上跟做贼似的赶路。铁锹得用布包着,水壶得拴腰上,连放个屁都得憋着。有个新兵蛋子没忍住,"噗"的一声,班长差点没把他脑壳敲碎:"你小子活腻歪了?粟司令说了,谁暴露目标,直接拉出去枪毙!"
要说这行军路线就更绝了。从费县到垛庄直线距离也就百来公里,他们硬是绕了二百多里地。为啥?就为了躲那些在天上转悠的美式侦察机。那些铁鸟飞得再低,也想不到有人能从山羊都站不稳的悬崖缝里钻过去。有个老兵后来回忆说:"那会儿走路都得踮着脚,生怕惊着对面山上的国军。有一回炊事班的锅盖没拿稳,咣当一声,吓得全连趴地上半个钟头没敢动。"
74师那边可就热闹了。这帮"御林军"装备是真好,美式电台能直接通南京,可军统那帮特务净干些不着调的事。有个连长撤退时说了句"这仗打得憋屈",三天后就被人发现淹死在长江里,说是"意外失足"。师部谍报队的毛队长更绝,整天盯着手下人看没看《新华日报》,压根没想过要去查查周围有没有共军。
反观华野这边,那叫一个军民鱼水情。92万沂蒙老乡自发当起了人肉雷达,国军侦察兵只要离开公路,放羊的老汉甩个鞭子,消息立马传到解放军耳朵里。有个国军参谋后来回忆:"那会儿去买只鸡,老乡都要问'要公鸡还是母鸡',后来才明白这是给共军递暗号呢!"
5月14号那天,张灵甫还在做着"中心开花"的美梦。他把部队收缩到孟良崮,想着等外围十个师合围,就能把华野包饺子。可他哪知道,李天霞的83师就派了个报务班,躲在岩洞里发电报:"兄弟挺住!援军马上到!"其实连窝都没挪。黄百韬的25师倒是真在打,结果被华野1纵演了出诈降戏,引进山沟里兜圈子,活活拖了三天。
孟良崮那地方真不是人待的。石头晒得能煎鸡蛋,重机枪打红了膛,连尿都浇不上去。58旅的兵渴得舔枪管上的露水,有个老兵骂骂咧咧:"他娘的,尿都得省着喝,拿啥给机枪降温?"张灵甫在指挥部里急得直转圈,电台里蒋介石还在那喊口号:"抓住共军主力,中心开花!"可现实是,他的部队就像砧板上的肉,被华野四个纵队围着剁。
仗打到5月16号早上,74师已经彻底乱套了。清点俘虏的时候发现少了七千号人,搜山才发现,岩缝里、蝙蝠洞里,到处都塞着溃兵。有个排长躲在钟乳石后面,军装都被滴水浸透了,看见解放军就哭:"可算找着组织了,这鬼地方连口水都喝不上..."
战后粟裕说了句大实话:"孟良崮胜利本质是情报战的胜利。"想想也是,当74师的特务忙着查官兵思想的时候,沂蒙大嫂用乳汁救伤员,老汉把最后一把小米送进解放军粮袋。92万老百姓织就的天罗地网,让两万奇兵像幽灵一样在国军眼皮底下晃悠,这才是最绝的。
如今孟良崮立着座双尖碑,一尖是刺刀,纪念战役的惨烈;一尖是毛笔,写着"民心所向"四个大字。游客们摸着碑文感慨万千,谁能想到,当年两万大军的脚步声,就这样被92万老百姓的沉默完美掩盖了呢?
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,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,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。
证券配资开户,配资专业股票配资网站,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